◎王道勇
隨著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強烈,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叭嗣駥γ篮蒙畹南蛲?,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秉h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長遠,從老百姓急難愁盼問題著手進行制度創新,推出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舉措,推動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
兜底線,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底線思維和社會政策要托底的基本要求,注重加強兜底性民生建設,抓住最需要關心的人群,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格外關注困難群眾,千方百計幫助排憂解難,有力地保障了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
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截至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2021年7月,黨中央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意味著中國共產黨實現了自己設定并矢志追求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意味著中華民族最為重要的理想生活狀態——“小康之家”成為現實,還意味著在人類減貧史中增添了一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最為成功的扶貧樣板工程。
為困難群眾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低保對象和特困人員實現應保盡保。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財政和各級財政都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全國城市低保平均標準從每人每月330.1元,增長到2021年的694元,增長了1.1倍。農村低保標準從每年的2068元增長到2021年的6150元,增長了1.97倍。截至2020年底,有4425.9萬人納入城鄉低保,平均保障標準分別比2012年底增長105.3%、188.3%,477.4萬人納入城鄉特困人員供養。同時,在脫貧攻堅期間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一直堅持將符合條件的脫貧不穩定人口、邊緣易致貧人口、突發嚴重困難戶等按規定納入低?;蛱乩ЧB范圍,根據困難類型給予專項救助和臨時救助。2020年,實施臨時救助1380.6萬人次。
加強受疫情災情影響的困難群眾保障。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地區,采取增發低保金、低保緩退等措施,提高困難群眾抵御風險能力。對受雨雪冰凍災害影響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困難的群眾,及時實施臨時救助。
強服務,滿足人民美好生活新需要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社會建設方面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基本建成世界上最大規模的現代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堅持就業優先政策,將“保居民就業”作為“六?!薄傲€”之首,出臺一系列財政金融稅收等方面的支持政策,著力保市場主體、保就業重點群體、保新興就業領域。2013—2021年,城鎮新增就業崗位超過1.17億個。我國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截至2022年1月,我國靈活就業人員達到2億人。
把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逐步縮小收入分配差距。目前,我國已經擁有世界上增長速度最快、規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體。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縮小,城鄉居民收入比從2012年的3.1∶1持續下降至2021年的2.5∶1,在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邁出堅實的一大步。
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加大農村義務教育薄弱環節建設力度,提高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補助標準,3700多萬學生受益。2021年國家助學貸款每人每年最高額度增加4000元,惠及500多萬在校生。目前,我國已經擁有世界規模最大的2.9億在校生,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高等教育普及化,教育普及程度超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社會保障是治國安邦的大問題。目前,我國有10億多人擁有基本養老保險、13億多人擁有基本醫療保險。把更多常見病等門診費用納入醫保報銷范圍,2021年住院費用跨省直接結算率達到60%。我國已經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以基本養老制度、基本醫療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支柱的覆蓋全民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日益完善。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設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加快保障房建設,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我國城鄉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已經高于一些發達國家水平。
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已經初步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人口預期壽命不斷延長,2020年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首次超過美國,比世界平均預期壽命高5歲多,居民健康素質一些主要指標已經達到世界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黨帶領人民落實常態化防控舉措,疫苗全程接種覆蓋率超過85%,及時有效處置局部地區聚集性疫情,堅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最大限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抗疫斗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
人口生育政策持續調整優化。經過2013年和2015年的兩次調整,二孩生育政策促進了生育率提升。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0~14歲少兒人口比2010年多出3000多萬人。2021年5月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實施一對夫婦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后,生育、養育和教育等方面的配置政策陸續出臺,政策效果正在逐步顯現。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貫徹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指導思想,取得一些足以載入史冊的標志性民生成就,有力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知往鑒來,薪火相傳。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必須繼承和發揚我們在民生領域獲得的歷史經驗,更好把握人民需要變化規律,積極補齊民生突出短板,不斷將民生清單轉變為幸福賬單,在推動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康方面鑄就新的更大輝煌。
(作者為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