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年4月1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同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中法德領導人視頻峰會。關于此次峰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中國已決定接受《〈蒙特利爾議定書〉基加利修正案》,加強氫氟碳化物等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管控
②中國將力爭于2030年前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
③習近平主席指出,要從戰略高度牢牢把握中歐關系發展大方向和主基調
④三國領導人一致認為,要堅持多邊主義,全面落實《巴黎協定》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2021年4月2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開幕式上以視頻方式發表主旨演講。他指出,面向未來,我們將同各方繼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踐行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弘揚開放、綠色、廉潔理念,努力實現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目標。我們將建設更緊密的 伙伴關系。
①衛生合作 ②互聯互通③綠色發展 ④開放包容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3.下面關于博鰲亞洲論壇及其2021年年會,說法正確的是 。
①博鰲亞洲論壇是第一個將永久會址設在中國的大型國際會議組織
② 2021 年是博鰲亞洲論壇成立20周年
③本次年會以“世界大變局:共襄全球治理盛舉,合奏‘一帶一路’強音”為主題
④習近平主席發表題為《同舟共濟克時艱,命運與共創未來》的主旨演講
⑤呼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4.2021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于桂林市全州縣才灣鎮的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向湘江戰役紅軍烈士敬獻花籃,并參觀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館。他指出,為什么中國革命能成功?奧秘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在最困難的時候堅持下去,這樣才能不斷取得奇跡般的勝利。這句話體現的哲學原理是 。
A. 社會意識隨社會存在的發展而發展
B. 社會存在是對社會意識的反映
C. 正確的社會意識能夠促進社會的發展
D.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5.2021年4月29日,我國使用長征五號B遙二運載火箭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制的空間站 核心艙在 航天發射場成功送入預定軌道。這不僅標志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成功邁出第三步,開始建造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站,更宣告了中國開啟空間站任務的新時代。
A. 天和 文昌 B. 天和 西昌
C. 問天 文昌 D. 問天 西昌
6.2021年4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是辯證統一、相輔相成的。下列關于會議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十四五”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
面綠色轉型的關鍵時期
B. 要抓住資源利用這個關鍵,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持續降低碳排放強度
C. 要把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作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總抓手
D. 集中攻克老百姓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
7.2021年4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生態環境修復和改善,是一個需要付出長期艱苦努力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堅持不懈、奮發有為。下列語句與這一表述所體現的哲理一致的是 。
①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的關鍵時期
②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必須抓常、抓細、抓長,持續努力,久久為功
③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
④九層之臺,起于累土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8.2021年“五一”國際勞動節,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代表黨中央,向全國廣大勞動群眾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慰問。習近平強調,勞動創造幸福,實干成就偉業。希望廣大勞動群眾大力弘揚 ,勤于創造、勇于奮斗。
A. 勞動精神、模范精神、敬業精神
B. 勞動精神、模范精神、奉獻精神
C. 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D. 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創新精神
9.2021年5月7日至10日,在海南國際會展中心舉辦首屆? ,以“開放中國,海南先行”為主題舉辦新品發布、采購對接、行業推介等活動。
A. 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
B. 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
C.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D. 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
10.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結果發布。普查結果顯示,全國人口共141178萬人,與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增加了7206萬人,增長5.38%,年平均增長率為0.53%。以下不符合本次人口普查結果呈現的特點的是 。
A. 從人口總量上看,雖然我國人口總量增速是放緩的,但仍然保持了平穩增長
B. 從人口的城鄉結構看,城鎮常住人口持續增加,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進一步提高
C. 從性別構成上看,出生人口性別比穩步下降,性別結構得到改善
D. 從年齡構成上看,少兒人口數量減少,比重下降
11.2021年5月14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省南陽市主持召開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強調,南水北調工程事關戰略全局、事關長遠發展、事關人民福祉。下列關于南水北調工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東線工程起點位于江蘇揚州江都水利樞紐
B. 中線工程起點位于漢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庫
C. 西線工程已經解決了黃河上中游地區缺水問題
D. 分3條調水線路與長江、黃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相互連通
12.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雖有智慧,不如乘勢”。其中體現的哲理是 。
A. 規律是可以被創造的,要善于發現利用規律
B.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要遵從歷史發展規律,尊重人民主體地位
C. 發揮主觀能動性要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前提
D. 要有整體觀、大局觀,發揮整體主導地位
1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慶祝我們黨百年華誕的重大時刻,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在全黨集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正當其時,十分必要。下列關于黨的歷史,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方面問題的重要會議
B. 洛川會議通過了《關于目前形勢與黨的任務的決定》和《抗日救國十大綱領》
C.“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是延安整風運動中采取的方針
D. 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
14.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構建新發展格局最本質的特征是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必須更強調自主創新,全面加強對科技創新的部署。從唯物辯證法的角度來看,下列選項說法正確的是 。
A.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B. 內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據,對事物的發展起決定作用
C. 中國實行自力更生的基本政策,摒棄一切外來技術和文化
D. 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條件,能加速和延緩事物的發展
15.紅軍長征是20世紀最能影響世界前途的重要事件之一,是充滿理想和獻身精神、用意志和勇氣譜寫的人類史詩。下列語句描述的是紅軍長征過程中發生的事件,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金沙水拍云崖暖 ②大渡橋橫鐵索寒
③四渡赤水出奇兵 ④更喜岷山千里雪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①②④③ D. ③①②④
16.前段時間,一艘貨船經過蘇伊士運河時發生事故,將運河堵塞,導致斷航,造成了重大經濟損失。下列關于蘇伊士運河說法正確的是 。
A. 連接地中海與紅海,是一條天然形成的海平面的水道
B. 是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同時也是亞非與歐洲間最直接的水上通道
C. 表面河水流向是自北向南,是亞、非、歐三大洲水路交通的樞紐
D. 雖然處于埃及境內,但現在蘇伊士運河公司仍由英法兩國控制
17.近期,一篇關于“熟雞蛋返生孵雛雞”的論文引起熱議。論文描述稱,一群特別培訓的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超心理意識能量方法,將煮熟的雞蛋返生為生雞蛋,再孵化出雛雞,已經成功40多枚。從唯物辯證法的角度看,論文的內容違背了 。
A. 聯系的普遍性 B. 事物的普遍性
C. 規律的客觀性 D. 事物的斗爭性
18.下列詩句相關的節日,按照一年當中的先后順序進行排列,正確的選項為 。
①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②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
③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④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A. ③②①④ B. ③①②④C. ③②④① D. ②③①④
19.河流世世代代滋潤著大地,哺育著人民,被稱為人類文明的搖籃,所以很多河流也被稱為母親河。下列母親河與所屬國家對應不正確的是 。
A. 恒河——印度 B. 黃河——中國
C. 泰晤士河——英國 D. 萊茵河——俄羅斯
1.D 2.D 3.D 4.C 5.A 6.B 7.B 8.C 9.A 10.D 11.C 12.C
13.D 14.B 15.D 16.C 17.C 18.A 19.D